和雨水赛跑,抢通村民回家的路
遇水架桥,和雨逢山开路。水赛在保证安全的跑抢宿迁市某某洗涤用品业务部前提下,用尽可能短的通村时间抢通被洪水冲垮、被落石堵塞的和雨道路,成为摆在施工队员面前最大的水赛难题。
“7·26”强降雨后,跑抢他们已经在怀柔区琉璃庙镇不眠不休干了好几天。通村必须和时间赛跑,和雨8月4日,水赛新一轮暴雨红色预警发布,跑抢抢通的通村道路再次面临考验。这次,和雨不仅路要通,水赛还要宽,跑抢要为村民返乡做好准备。

在暴雨前抢通道路
8月5日清晨,琉璃庙镇白河湾响起挖掘机的轰鸣声。工人操控“斗”臂深入河中,将碎石与泥沙挖起,再转动机身,倾倒至一旁。堵塞河道的淤泥被清除,在“裂口”处涌出一道急促的宿迁市某某洗涤用品业务部水流,奔向下游。
前一日,怀柔区升级发布暴雨红色预警。经过一夜降雨冲刷,之前临时抢通的“管桥”路面又变得坑洼不平。8月2日已完成的道路抢通工作再次重启,施工人员开始加固路面、填平坑洼,同时接到新的任务——原本仅供越野车通行的道路,将拓宽至可供中型巴士驶入,为村民返乡做好准备。
施工设备由一台挖掘机增至两台,再加上一台铲车,现场轰鸣声陡然加大。工人操控挖机,将河边细沙一斗斗运至“管桥”上填平路面,尘烟四起。
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、琉璃庙镇抢险救援队现场负责人朱卫臣指着图纸向记者介绍,从前安岭村到八宝堂村,白河湾绕行四次,三段道路受损,最长的一段达583米。
接到任务抵达现场时,是7月31日凌晨。要让电力、通讯等保障车辆尽快进村,依照原有道路逐段修复,时间远远不够。
于是,他们决定“水陆并进”。遇河则架“管桥”跨越,即在河面上铺管子,方便河水流过,上面用石头加固,再铺上细沙平整;并借用尚完好的路段绕行,以避开约1.5公里的被毁路段。图纸上,红线标注受损区域,绿线勾勒应急便道的走向,标示着三座跨河“管桥”的位置。
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、琉璃庙镇抢险救援队队员胡春介绍,项目前期困难重重,遭遇断水断电,河道中泥石流淤积最深处达1米。他常参与建设公路、铁路,也遇到过工期紧张的项目,但这次是抢险任务,特殊之处在于施工设备、人员资源也十分紧张。“比如埋设的管道,得从其他城市临时协调采购。”
更大的挑战来自于“和雨水赛跑”。8月2日,怀柔发布暴雨橙色预警,施工人员必须于当日18时前全部撤离。而彼时,距离最后一段道路抢通,仅剩一步之遥。施工方紧急调度设备与人手,一整排机器同时运转,“机器都快干冒烟了”,胡春说。最终,他们在当天17时,赶在暴雨前,贯通了前安岭村到八宝堂村的道路。

“人家的家在那儿”
不仅要遇水架桥,还得逢山开路。
这场突发的抢险任务,既没有列好的详细计划,也没有事前画好的图纸,只能靠实地勘察、临场判断。怀柔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(以下简称:住建委)工作人员汪浩喆负责工程建设、施工安全等工作,这些天他一直在协调各施工队伍的工作。第一次参与这样大型灾后抢通工作的他直言,完全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
前往八宝堂村勘察施工路线途中,他和同事刚行至半山,一连几声“砰”的响声从山上传来,紧接着一块直径80厘米左右的石头飞速滚落,砸在他刚刚经过的地面。来不及多想,他赶紧喊大家加快脚步避让,以免山体继续落石。
事后,忙于和施工队伍沟通修路方案,他几乎没时间“后怕”。这件事闷在心里好几天,直到任务接近尾声,才向家人提起。父亲曾是救援队员,告诉他辨别落石的经验——靠听觉。
“听见没有?就是这种声音。”行驶在山村之间,他提醒记者留意“砰砰”的响声,“很像车轮碾过碎石”,那是山石在雨水浸泡、暴晒后因温差裂解的信号。
最险的一段抢修道路,是从东峪村到青石岭村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数十米高的山体坍塌成一团黑泥,抢修好的便道边上拉起白色警戒带,格外醒目。
朱卫臣是这段路的负责人。他回忆,山体塌方角度接近80度,几乎垂直。若用填方方式修复,需填土约16万立方米,“根本不现实”。他拥有30多年修建大型隧道和桥梁的经验,曾参与丰沙铁路(北京市丰台区至张家口市沙城镇铁路)在门头沟洪水后的抢通工程。凭借经验,他做出决策——借用山体稳固的一侧,在陡峭山坡上“绕”出便道。
7月30日,历经7小时施工,抢险队员沿山体盘出一条“双Z型”四折盘山便道,克服近150米的高差。
在崎岖地势下抢通道路,灵活应变成了必须。住建委工作人员介绍,有时路面被巨石挡住,挖不起、推不动,又不敢爆破,怕引发周边山体震动,只能绕着石头修条“弯道”;遇上坝体断裂,修复耗时较长,也会先填土保通。
村民转移后,原本的土坑、水渠、河面、山体,甚至是冲毁的农田,在没有路的地方,都按保通需求修成了道路。
汪浩喆说,有时,方案拟定道路修到村委会,但工作人员看到前面住着两位年迈的老人,路不好走,设备不好进,也会强行将设备开进去,继续将路修到村民家门口。他说,只有一户也得往前修,“因为人家的家在那儿”。

归来
8月5日中午,琉璃庙镇柏查子村主干道一侧,一大片玉米地在烈日下显得更加绿油油,村庄内空荡、寂静,只能清晰听到消防栓冲水,击打地面的声音。
不久,车辆引擎声、人声、脚步声响起,村庄慢慢喧闹起来。车辆接连驶入,一队队穿着红、蓝、绿荧光背心的人员下车。他们或推着铁皮小推车,扛着铁锹,准备清除淤泥;或背着绿色电工工具包,前来排查用电隐患。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——迎接琉璃庙镇首批安置村民返家。
村内,女工们背着近50斤重的打药桶,顶着烈日挨家挨户喷洒消毒液。她们专门查看花盆、垃圾桶等易积水处,先倒掉残留雨水,再仔细喷洒,在雾气中蚊虫四散飞起。汗水顺着额头淌进口罩,累了,她们就坐在门前台阶歇息片刻。
挖掘机、垃圾车、吸污车、装满饮用水和方便面的物资车,穿梭于村中。返村村民乘坐的大巴,也终于驶入柏查子村。

“村里已经通路、通水电、信号”,该村党支部书记薄振林告诉记者,迎回村民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。自7月27日转移至安置点以来,终于可以全员返乡。整村仅有一户人家的房屋受损,因电线杆被冲倒,砸中屋顶一角,但经评估不影响居住。为迎接村民归家,村干部早已集结,协助解决生活难题,米面油等生活物资也已备妥。
“您家有没有电?”村中此起彼伏的询问声,是怀柔住建委组织北京建工国建集团调派的52名电工在入户排查。他们分成两组,随身携带试电笔,有的绕到房屋后方检查电表箱、有的进入村民家中测试插座通电情况、交代村民遇跳闸如何处理,“出问题就来村委会找我们”。
抢险已经持续了十天。汪浩喆说,直到看到村民陆续回家,才觉得这阶段的工作真正告一段落。这十天里,他印象最深的,是来自不同地域、操着各地口音的施工工人、救援人员,大家在一起干着同一件事——尽快让村民安全回家。
新京报记者 徐鸣 编辑 刘倩 校对 付春愔
点击进入专题: 全国多地遭暴雨侵袭(责任编辑:热门资讯)
- 中国特色暑假:一边山川湖海, 一边作业题海
- 中国航天科技亮相巴黎航展,多款长征火箭首次现身国外航展
- 宝宝黄疸,必须停母乳?错!
- 任何一件东西或一种资源,在谁手里发挥的效果最好,那就应该归谁
- 加拿大5月份国内生产总值下降0.1%
- 俄媒称俄军控制卢甘斯克全部地区
- 美欧贸易谈判在即 欧盟:数字相关立法不妥协
- 波音787再出状况,日本全日空一客机着陆后“抛锚”
- 洗涤用品“花样”多 专家为您支招如何选
- 中海朝阳ONE二批次房源取证10天网签2套,均价7.5万+
- 可能增加真菌感染风险!这种鞋不要长期穿
- 涉波音,美发布紧急安全公告:尽快改进737 Max飞机发动机
- 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6.0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千米
- 6月15日新房成交133套、二手房126套;涨价房源67套
- 阿里·拉里贾尼担任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
- 大兴首个好房子规证到手,梧桐府“荒野大平层”逻辑浮现
- 乘客曝春秋航空因飞机没油延误8小时,航司回应
- 以军称13日以来已拦截上百架伊朗无人机
- 俄总统普京正在克里姆林宫会见美国总统特使威特科夫
- 北京买房:理清思路,购房建议1562
- 今秋流行“不穿裤子”!又美又撩人!洋气极了! views+
- 秋天的流行配饰,现在用起来更时髦! views+
- 会穿衣的女性“裤子”更爱穿宽松的,这些穿搭不错,舒适大方 views+
- 秋天一定要有这5件衣服,减龄又时髦 views+
- 普及高阶智驾 16万买埃安霸王龙激光雷达版 views+
- 出去玩穿什么?来看看她们的穿搭找灵感! views+
- 十年已至,初代新造车三剑客各从其志 views+
- 黑色内饰版车展发布 仰望U8同步开启最新OTA views+
- 山火难控 美国加州圣贝纳迪诺县疏散居民 views+
- 空间够大还有Flyme Auto加持 银河E5亮相车展 views+